春节过后,广州康乐、鹭江等城中村制衣业招工旺季来临。据了解,这些城中村聚集了超过20万的制衣业从业者。随着开年订单陆续到来,“招工热”成了这个行业一年一度的重头戏。
康鹭新招工广场。摄影/上游新闻记者 王凯
几年前,制衣老板排队等待工人选择的视频,曾引发网络关注,如今这样的场景再次上演。
广场内景。摄影/上游新闻记者 王凯
3月1日上午10点,上游新闻记者来到康鹭新招工广场,现场人头攒动,老板们手持衣料样品或招工启示,列队招工。有老板表示,已连续3天未招到工人,“在我这里干,每天起码能赚700块,但现在人真的很难招,我已经站三天了。”
等待工人的制衣老板。摄影/上游新闻记者 王凯
一对来自四川的夫妻则表示,找了两天,工作尚无着落,因为如今很多制衣工序较为繁琐。“虽然是我们在选择老板,但我们要看活好不好干,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收入。淡季的时候我们每天都能赚三四百块,今年看起来每件衣服的工价涨了一块,但还是没找到合适的。”
这对夫妻表示,因为打零工是按天结算,有时谈好价格,等活干完了又会被老板压低一两块(按件),所以看见很高工价的工厂,也要反复沟通,仔细斟酌。
老板们站成两排,工人从中走过进行“选择”。摄影/上游新闻记者 王凯
上游新闻记者走访发现,老板和工人会对产品加工程序、工价展开交流,谈成后双方则快速离场,工人跟随老板前往工作地。更多的老板们则保持原有的队形,等待来问询的工人,并对找到工人的同行投以羡慕的目光。
工人与老板沟通产品制作。摄影/上游新闻记者 王凯
据广州日报,康鹭片区紧邻中大纺织商圈,“全国纺织看广东,广东纺织看中大”。早在20多年前,依附于纺织市场周边成熟的产业供应链,附近的城中村开始出现成衣加工业态,逐渐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。目前,海珠区结合旧村改造和商圈升级工作,优化城市空间布局,为中大纺织商圈未来发展提供空间保障。进一步加快中大纺织商圈向中大国际纺织时尚中心发展的目标迈进,向数字创意设计中心、科技面料研发基地、潮流趋势发布基地、品牌孵化总部基地转型升级。
上游新闻记者 王凯
来源: 上游新闻